星空(中国)官方网站-官方授权体育平台

徐知江:最好的养老是被故乡需要-星空体育|官方网站登录入口

新闻中心

徐知江:最好的养老是被故乡需要

2025-07-0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七月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徐定超故居门台,70多岁的徐知江抬手抹了把汗,指向门台外两侧的青石旗杆石,东侧鲤鱼跃龙门与西侧腾龙的浮雕在烈日下棱角分明,“这两块石头,藏着徐定超半生功名。光绪丙子科举人徐定超立,这条腾云驾雾的龙,正是他中举时所刻。光绪癸未会魁徐定超立,对应他殿试夺魁时的荣耀。”

  话语之间,他轻轻摩挲着旗杆石,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脉络,对他而言,在这里,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藏着故事,诉说着枫林人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。

  1950年代,徐知江出生在枫林古镇一条青石板巷的尽头。那时的他居住在一间上百人共同生活的大宅院,每到夏夜,院子里的街坊邻里摇着蒲扇围坐,白发苍苍的老者便会缓缓讲述御史祠的传说。年幼的徐知江总是早早搬来小板凳,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老人翕动的嘴唇,仿佛要从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里,窥见彼时的风云变幻。

  在他六七岁时,便依偎在父亲的怀中,听父亲读《三国演义》,在父亲低沉的嗓音里,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豪情、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,与村口老人讲述的御史徐定超不畏强权、弹劾贪官的故事渐渐交融。在昏暗的灯影中,徐知江想象着书中的金戈铁马与现实里的忠义风骨,一颗热爱文化、向往正义的种子悄然种下。

  家境并不富裕的徐知江在父亲的熏陶下,从小就爱看各种书籍,从跌宕起伏的文学小说,到厚重深邃的史记杂谈,再到光怪陆离的奇闻杂书,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,在文字的世界里肆意遨游。那些文字不仅构筑起他对世界的认知,更让他对家乡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好奇。“为什么我们镇上会有这么多祠堂?”“圣旨门的由来究竟是什么?”“浦亭街旁的水域为什么要改线?”带着这些疑问,他开始主动向村里的老人请教,在青石板路上穿梭,探寻藏在巷陌深处的历史印记。

  1970年,从乐清师范毕业的徐知江如愿成为一名教师。初登讲台的他,站在枫林镇小学的教室里,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,却总觉得“缺了点什么”。“当时在小学教学,我觉得太过轻松,我想挑战更广阔的知识天地。”怀着这样的想法,他毅然转入中学,成为一名地理教师。在永嘉二中的讲台上,徐知江展现出了非凡的教学才华。

  他的地理课从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经纬度和地形地貌。讲到长江流域,他会穿插徐霞客沿江考察的故事;讲到温州的风土人情,他便说起枫林古镇的前世今生。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,他会借书翻阅地方志、古籍善本,将那些沉睡在故纸堆里的历史典故,化作课堂上的精彩讲述。

  1998年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,徐知江获评高级职称。“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将更多家乡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,并让课本上的文字变成孩子们脚下真实可感的知识。”

  2013年,徐知江正式退休。子女们希望他搬去城里,过上含饴弄孙的闲适生活。但他回到枫林古城,看着记忆中熟悉的牌楼损坏,儿时听故事的场景历历在目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。于是他四处奔走,发动村民,查阅古籍,自掏腰包垫付部分修缮费用。经过数月的努力,御史故里牌楼重新屹立在光跃亭,重现昔日的辉煌,也唤起了许多人对家乡文化的记忆。

  因为重建牌楼的善举,徐知江被推选加入当地的老人协会,后又成为村监会主任。恰逢枫林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,各地考察团、游客纷至沓来。因徐知江深谙枫林历史,学识渊博,加之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谈吐间出口成章,被村民称为“文史通”,被镇里邀请为八方来客进行讲解。每次讲解前,他都会根据来访人群的特点,精心准备不同的讲解内容。

  面对领导调研团,除了深厚的历史人文讲解,他还会精准剖析古城的开发规划。当投资团前来考察时,他会详细介绍产业布局规划和商圈情况。从古建筑的修复方案,到旅游线路的设计;从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,到配套设施的建设,他的讲解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度,又有现实发展的前瞻性。尽管这些投资最终大多没有下文,但他从未气馁:“只要能让更多人了解枫林的潜力,我就没白讲。”

  迎接院校师生时,他便化身文化学者,深挖耕读文化与家风传承。徐知江带着他们走进徐氏宗祠,指着墙上的族谱和家训牌匾,讲述徐氏家族“耕读传家、诗书继世”的传统,让当代大学生在采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为小学生讲解时,他又变成了亲切的故事爷爷。用徐定超的生平故事传递德育理念,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监察御史如何在饥荒之年,不顾个人安危,开仓放粮、惩治奸商,孩子们听得入神,眼中满是敬佩。

  随着古城开发的热潮席卷而来,徐知江的日程愈发忙碌。盛夏时节,他顶着灼人的日头,在石板路上一走就是两个小时,豆大的汗珠浸湿了衣衫,却依旧神采飞扬地讲述御史祠的前世今生;寒冬腊月,凛冽的风卷着细雨,裹紧外套,呵着白气,依旧在徐定超故居的屋檐下,将百年前的廉政故事娓娓道来。他的讲解像是一把钥匙,轻轻打开了尘封的木匣子,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科举轶事、藏在深巷老宅里的家风家训,在他生动的讲述中鲜活起来。

  渐渐地,越来越多人记住了枫林古镇,记住了这位老人。那些听过他讲解的客人,或是在朋友圈分享枫林的故事,或是带着家人故地重游;考察团的专家们,也因他的讲述,对古镇的开发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。

  在宣讲之外,徐知江还有另一重身份,那就是枫林镇综治办的金牌调解员。工作日早晚正常打卡,处理纠纷,对他而言也是一份重要的工作,需要他免费义务讲解时,还需要正式请假。

  今年上半年,他所在的调解中心一共成功调解82起纠纷,这些矛盾五花八门,有邻里间的宅基地或经济纠纷,有家庭内部的财产分割矛盾,也有商户之间的利益冲突。其中,村民之间的经济纠纷占了六成以上。

  “将心比心”是他的调解法宝。3月的一天,柯某和江某因借贷纠纷来到综治办。柯某坚持已还本金,不愿支付利息;江某则拿着借条,要求对方履行约定。两人各执一词,情绪激动。徐知江给他们倒上茶水,耐心劝道:“老话说‘千银不如八百现,八百不如七百相见面’,柯老弟,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但利息也得合情合理;江大姐,能收回一部分利息,总比僵持下去好。”说着,他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民间案例,逐条分析利弊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,双方终于达成一致:江某同意适当减免利息,柯某当场转账。临走时,两人有些不好意思:“徐老师,多亏你帮忙,不然这事儿真不知道怎么收场。”

  但调解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有时也会被当事人指责偏袒一方,但看到矛盾化解时村民握手言和的场景,所有疲惫都化作欣慰的笑容。“只要能让大家和睦相处,受点委屈又算什么。”他总是这样说。

  记者问及何以古稀之年仍奔波不休,徐知江告诉记者,自己1985年入党,入党宣誓时那句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铭记在心,“俗话说,坐着比星空体育 星空体育平台躺着好,走着比坐着好。如果我在行走中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,那就是我最好的养老状态了!”在他的眼中,被这片生养的土地和乡亲们需要,就是最好的养老。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,就应该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”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浙B2-20060215 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:111420027浙ICP备12042066号-1

 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:FM 102.2电视: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:今日永嘉网站:永嘉网微信公众号:中国永嘉、永嘉视界

搜索